聽完演講後,幫忙扛道具回協會之餘,剛好聽到深談人員不足的壞消息=口="......
啥?喔買尬~~~該怎麼辦才好呢Q_Q
(連已經退役的小蝙蝠在下都很著急~~~)
國恩姊都還直接問在下能否幫忙深談......
(天啊~從2009年10月31日就正式從蝙蝠志工退役了說...行嗎?答案是─我告訴自己,不行也得行!)
大家慌亂之餘,蓉瑩隊長也趕忙召集蝙蝠志工研擬策略。
考量學員疲累狀況與蝙蝠志工人力不足的情形...
在下提出了個大膽的建議了~~~>口<~~~
不如就來個不一樣的分享會吧!把前面的主題砍了,直接進入會後行銷!
沒想到,這樣的建言不巧就被採納了~"~...
緊接著一陣手忙腳亂的場地佈置之後,學員也一一的就坐,並由蓉瑩開始引導介紹HP卓越生命體驗營。
在一邊進行的同時,其實心裡是好掙扎的......
因為前一天晚上跟家裡報備的狀況是:今天聽完演講後下午就回家吃晚餐的>"<~~~
心裡一直在想要不要留下來幫忙進行會後深談......
啊啊啊~~~好猶豫啊~~~
最後,做了決定!發出善意的謊言簡訊!
之後就開始準備會後深談的情報蒐集,譬如說~原價、優惠價、限期繳清再優惠價之類的......
還得謝謝宜庭的詳細溫習XD
雖然最後在下幫忙深談的兩名學員,並沒有報名。
不過也盡量將其學習意願從A-用力往A邁進。
因為全力以赴了,所以付出得毫不後悔!
也在HP分享會之後參與了推廣組的HP卓越生命體驗營的課後心得分享。
過程中,沒有以講師培訓的觀點去檢視其專業呈現方式與否,而是從中去體會其學習及成長,並與自己連結是否有共鳴。
真的很棒,也從中再次深深感受到協會這環境真的是個很棒的地方!
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
2011年12月11日─台中驚奇之旅 科博館篇
哈哈哈哈哈~~~~
很久沒來寫文章了耶~~~打滾XD
2011年12月11日是很特別的一天呢!
在前幾個星期就看了看YANG的課表,
12月11日講師陣容↓
野馳團體動能國際開發有限公司 總經理 鄭博仁
華人領導論壇 執行長 楊智雄
挖賽~~~重量級人物說!
但人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在冬天更是一大挑戰>"<~~~
不管了,說不準以後也沒有多少機會可以悠閒地晃去科博館聽演講哩~

上午在主持人Rosa精彩的引言之後~
接著鄭博仁老師以「什麼是團隊?」為開頭,
並以「沒有陌生人,只有還沒有認識的人。」作註~
最後以共好的松鼠、海狸及野雁三種特點作結。
上午精彩演講結束之後,
偶然看到岳鑫和一大群蝙蝠志工在為今天下午的台宣努力。
於是,好事的我當然也靠上去看看有沒有什麼幫忙的地方囉~"~
從當天演練檢視的錄影要求到蓉瑩請我幫忙拍照作為月大會照片之素材照相~通通都包XD
錄影、拍照之後,匆匆地跑去協會附近的全家吃個39元的關東煮店墊墊肚子。

然後又趕緊衝回科博館,為下午的精彩演講搶位子Q_Q
好在幸運地搶到第二排~耶斯~~~
下午的演講衝擊頗大,尤其是當中一些橋段曾經發生在大學時期幫老師處理教育部的專案中。
那感覺真是太震撼了,收穫滿滿!!!
雖然楊智雄老師是專門上總裁班課程的大師,不過深入淺出的讓我們聽得很明白~
也才了解到西方、日本、中國式管理這之間巨大的差異,聽到下巴都要掉下來啦>"<~~~
(待續)
很久沒來寫文章了耶~~~打滾XD
2011年12月11日是很特別的一天呢!
在前幾個星期就看了看YANG的課表,
12月11日講師陣容↓
野馳團體動能國際開發有限公司 總經理 鄭博仁
華人領導論壇 執行長 楊智雄
挖賽~~~重量級人物說!
但人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在冬天更是一大挑戰>"<~~~
不管了,說不準以後也沒有多少機會可以悠閒地晃去科博館聽演講哩~
上午在主持人Rosa精彩的引言之後~
接著鄭博仁老師以「什麼是團隊?」為開頭,
並以「沒有陌生人,只有還沒有認識的人。」作註~
最後以共好的松鼠、海狸及野雁三種特點作結。
上午精彩演講結束之後,
偶然看到岳鑫和一大群蝙蝠志工在為今天下午的台宣努力。
於是,好事的我當然也靠上去看看有沒有什麼幫忙的地方囉~"~
從當天演練檢視的錄影要求到蓉瑩請我幫忙拍照作為月大會照片之素材照相~通通都包XD
錄影、拍照之後,匆匆地跑去協會附近的全家吃個39元的關東煮店墊墊肚子。
然後又趕緊衝回科博館,為下午的精彩演講搶位子Q_Q
好在幸運地搶到第二排~耶斯~~~
下午的演講衝擊頗大,尤其是當中一些橋段曾經發生在大學時期幫老師處理教育部的專案中。
那感覺真是太震撼了,收穫滿滿!!!
雖然楊智雄老師是專門上總裁班課程的大師,不過深入淺出的讓我們聽得很明白~
也才了解到西方、日本、中國式管理這之間巨大的差異,聽到下巴都要掉下來啦>"<~~~
(待續)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華碩品質,真的是以卵擊石?!!!
產品序號→ENGTS250-CT70030281-00194-C1CMRP-A02-RPA02
時間:8月多~11/22 (依照時間先後次序陳述)
1. EN9800GT TOP/HTDP/512M(第一片顯示卡)
→送件維修→取回使用,一星期後再度故障!
(當時人在國外,使用者無法與在下取得聯繫,迫於無奈購買新品!)
[該產品仍在保固期間,因華碩品質以卵擊石造成在下的權益受損!]
2. EN9800GT TOP/HTDP/512M(第二片顯示卡)
→送件維修→取回使用,裝機測試後就是故障的!
(該產品送件時特別強調,前一相同型號產品維修取回,一星期後就再次故障了!)
[送修時都已再三強調,但是為何在下卻是取回故障品?!因華碩品質以卵擊石造成在下的權益受損!]
3. EN9800GT TOP/HTDP/512MD3(第三片顯示卡,第二片顯示卡「再次」維修後取回之次級品!)
使用GPU-Z...等規格檢測軟體檢視其規格,取回的是比之前送修產品更舊的型號!
致電華碩,狀況描述起碼重複3次以上,終於有人處理...
(CUDA Core128和112,叫做沒差?!皇家號稱工程師之人員死不承認疏失!!!)
最後說要換CTS250給在下...並特別要求避開12:00~14:00時段,說是要吃飯休息?!(台中皇家 英才)
很好呀!那在下就在台中乾等1個多小時之後再去取件好了!
(官網上面寫著→營業時間: 週一~週五10:00am~21:00pm週六~週日10:00am~18:00pm)
取回後再測一次規格,官網產品外觀為ENGTS250/DI/1GD3/WW,規格卻為較弱的ENGTS250 DK/DI/1GD3/WW。
[很好!再次取回次級品!因華碩品質以卵擊石造成在下的權益受損!]
4. ENGTS250 DK/DI/1GD3/WW(第四片顯示卡,第三片顯示卡「再次」維修後取回之次級品!)
最後一次致電英才皇家,在下要求:請幫我換成:ENGTS250 DK/HTDI/1GD3。
接收到的訊息是:阿不然我們找9800GT更舊型號的給你怎麼樣?
[現在是怎樣?自己當初要偷規格,現在是在威脅消費者是不是?因華碩品質以卵擊石造成在下的權益受損!]
總結:
1.華碩的維修服務差勁,嚴重損害消費者權益!
2.華碩的工程師,死不認錯,唬爛功力一流,最後不得已只好拿產品塞消費者嘴巴!
3.明明是低階的產品,卻只是想靠著換掉「黑暗騎士散熱器」,放上俗稱「鳳梨扇」魚目混為較高規格之產品欺瞞消費者。
4.只是說請換成「ENGTS250 DK/HTDI/1GD3」,就說「公司規定不行」。這什麼規定,那公司有沒有告訴你不能一直唬爛消費者假規格,而且還是2次取回都次級品!
5.貴公司誠以為致電皇家不用錢嗎?浪費時間、精力狂跑皇家不用錢嗎?
6.在下不想因為身份而有什麼特殊之處理,只是請貴公司重視消費者之權益!!!
7.果然,說是以卵擊石,還真是高估了貴公司。
8.內容同步刊載於http://jack90534.blogspot.com/2011/11/blog-post.html
時間:8月多~11/22 (依照時間先後次序陳述)
1. EN9800GT TOP/HTDP/512M(第一片顯示卡)
→送件維修→取回使用,一星期後再度故障!
(當時人在國外,使用者無法與在下取得聯繫,迫於無奈購買新品!)
[該產品仍在保固期間,因華碩品質以卵擊石造成在下的權益受損!]
2. EN9800GT TOP/HTDP/512M(第二片顯示卡)
→送件維修→取回使用,裝機測試後就是故障的!
(該產品送件時特別強調,前一相同型號產品維修取回,一星期後就再次故障了!)
[送修時都已再三強調,但是為何在下卻是取回故障品?!因華碩品質以卵擊石造成在下的權益受損!]
3. EN9800GT TOP/HTDP/512MD3(第三片顯示卡,第二片顯示卡「再次」維修後取回之次級品!)
使用GPU-Z...等規格檢測軟體檢視其規格,取回的是比之前送修產品更舊的型號!
致電華碩,狀況描述起碼重複3次以上,終於有人處理...
(CUDA Core128和112,叫做沒差?!皇家號稱工程師之人員死不承認疏失!!!)
最後說要換CTS250給在下...並特別要求避開12:00~14:00時段,說是要吃飯休息?!(台中皇家 英才)
很好呀!那在下就在台中乾等1個多小時之後再去取件好了!
(官網上面寫著→營業時間: 週一~週五10:00am~21:00pm週六~週日10:00am~18:00pm)
取回後再測一次規格,官網產品外觀為ENGTS250/DI/1GD3/WW,規格卻為較弱的ENGTS250 DK/DI/1GD3/WW。
[很好!再次取回次級品!因華碩品質以卵擊石造成在下的權益受損!]
4. ENGTS250 DK/DI/1GD3/WW(第四片顯示卡,第三片顯示卡「再次」維修後取回之次級品!)
最後一次致電英才皇家,在下要求:請幫我換成:ENGTS250 DK/HTDI/1GD3。
接收到的訊息是:阿不然我們找9800GT更舊型號的給你怎麼樣?
[現在是怎樣?自己當初要偷規格,現在是在威脅消費者是不是?因華碩品質以卵擊石造成在下的權益受損!]
總結:
1.華碩的維修服務差勁,嚴重損害消費者權益!
2.華碩的工程師,死不認錯,唬爛功力一流,最後不得已只好拿產品塞消費者嘴巴!
3.明明是低階的產品,卻只是想靠著換掉「黑暗騎士散熱器」,放上俗稱「鳳梨扇」魚目混為較高規格之產品欺瞞消費者。
4.只是說請換成「ENGTS250 DK/HTDI/1GD3」,就說「公司規定不行」。這什麼規定,那公司有沒有告訴你不能一直唬爛消費者假規格,而且還是2次取回都次級品!
5.貴公司誠以為致電皇家不用錢嗎?浪費時間、精力狂跑皇家不用錢嗎?
6.在下不想因為身份而有什麼特殊之處理,只是請貴公司重視消費者之權益!!!
7.果然,說是以卵擊石,還真是高估了貴公司。
8.內容同步刊載於http://jack90534.blogspot.com/2011/11/blog-post.html
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睡不著的胡思亂想= =+...
一、簡單嗎?困難嗎?
1. 成功(定義:在某些特定領域相當傑出的人才,非你不可。)
(1) 簡單:在現今資源這麼豐沛的時代,只要專注,就能成功!
(2) 困難:
a. 因為訊息太過雜亂無章,有時候往往抓不到自己要的...
b. 專注...當您坐在電腦前面查資料、作報告時,真的專注了嗎?(逛雅虎奇摩新聞、Facebook、網拍...)
結論:成功需要的是自制力,自我控制的能力。
2.快樂、幸福(定義:久久無法忘懷的快樂。)
(1) 簡單:現今科技這麼發達,就「樂」方面來說:透過電腦,什麼娛樂會無法享受到?
(2) 困難:但那樣的快樂真的是久久無法忘懷的嗎?單機遊戲、網頁遊戲、網路遊戲...所有你玩過的,當初的快樂都還在嗎?(思考:全家外出踏青、玩積木、玩遙控汽車、四驅車...等。)
結論:什麼時候,幸福的條件我們已經把它訂到這麼高了?一定要有聲光特效等等,才能達到?
只要把標準降低了,生活當中無處不是快樂吧!
二、拆、裝、修:挖土機塑膠玩具→四驅車→電腦零組件
看來,小時候喜歡的特質,到目前為止。那感覺還是一模一樣啊!哈哈哈哈哈!
三、你聽到你內心深處最原始的聲音了嗎?你為誰而活?(by Steve Jobs、呆呆向前衝(Water boy)、超偶蘇哥哥)
慢慢去聽見心裡的聲音...希望很快,我可以決定自己的這一生,到底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近來覺得很單純、很不一樣的人超偶的蘇哥哥......
一個3X歲的大學講師,在8強決定賽中。完全沒有緊張,還用風險極高的自創曲來娛樂支持他的粉絲們!從所有的瞬間去檢視他,他是那樣地從容、自在。不是為了利益或什麼的,他說:「我只是想帶給大家幸福和快樂!」 WOW~What a good guy?!
四、為什麼現在有這麼多讓人感覺相當自傲、狂妄的負面形象從自傳相關的新聞放出來?
1. 因為前一陣子,把他吵成神一般的人物...那個時期已經過了。
2. 不辛辣、感人的時期已經過了。記者順應時勢,開始尋找不一樣的題材來發揮!畢竟,這才是收視率的來源!
3. 從行銷的角度來看,會預購自傳的人應該都已經下單得差不多了。但是...我們如何讓討厭賈伯斯的人買單我們這本自傳呢?想當然爾,趕緊放出讓他們看了會高興的負面形象,進而讓他覺得,其實這本書真的值得買耶!還是有很棒的部分!
1. 成功(定義:在某些特定領域相當傑出的人才,非你不可。)
(1) 簡單:在現今資源這麼豐沛的時代,只要專注,就能成功!
(2) 困難:
a. 因為訊息太過雜亂無章,有時候往往抓不到自己要的...
b. 專注...當您坐在電腦前面查資料、作報告時,真的專注了嗎?(逛雅虎奇摩新聞、Facebook、網拍...)
結論:成功需要的是自制力,自我控制的能力。
2.快樂、幸福(定義:久久無法忘懷的快樂。)
(1) 簡單:現今科技這麼發達,就「樂」方面來說:透過電腦,什麼娛樂會無法享受到?
(2) 困難:但那樣的快樂真的是久久無法忘懷的嗎?單機遊戲、網頁遊戲、網路遊戲...所有你玩過的,當初的快樂都還在嗎?(思考:全家外出踏青、玩積木、玩遙控汽車、四驅車...等。)
結論:什麼時候,幸福的條件我們已經把它訂到這麼高了?一定要有聲光特效等等,才能達到?
只要把標準降低了,生活當中無處不是快樂吧!
二、拆、裝、修:挖土機塑膠玩具→四驅車→電腦零組件
看來,小時候喜歡的特質,到目前為止。那感覺還是一模一樣啊!哈哈哈哈哈!
三、你聽到你內心深處最原始的聲音了嗎?你為誰而活?(by Steve Jobs、呆呆向前衝(Water boy)、超偶蘇哥哥)
慢慢去聽見心裡的聲音...希望很快,我可以決定自己的這一生,到底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近來覺得很單純、很不一樣的人超偶的蘇哥哥......
一個3X歲的大學講師,在8強決定賽中。完全沒有緊張,還用風險極高的自創曲來娛樂支持他的粉絲們!從所有的瞬間去檢視他,他是那樣地從容、自在。不是為了利益或什麼的,他說:「我只是想帶給大家幸福和快樂!」 WOW~What a good guy?!
四、為什麼現在有這麼多讓人感覺相當自傲、狂妄的負面形象從自傳相關的新聞放出來?
1. 因為前一陣子,把他吵成神一般的人物...那個時期已經過了。
2. 不辛辣、感人的時期已經過了。記者順應時勢,開始尋找不一樣的題材來發揮!畢竟,這才是收視率的來源!
3. 從行銷的角度來看,會預購自傳的人應該都已經下單得差不多了。但是...我們如何讓討厭賈伯斯的人買單我們這本自傳呢?想當然爾,趕緊放出讓他們看了會高興的負面形象,進而讓他覺得,其實這本書真的值得買耶!還是有很棒的部分!
標籤:
未分類
2011年10月6日 星期四
矽谷傳奇 賈伯斯去世(懶人包)
矽谷傳奇 賈伯斯去世 | ||||||||||||||||||||||||
|
標籤:
未分類
賈伯斯(Steve Jobs)傳奇
蘋果失去了一位有遠見與創造力的天才,世界失去了一位驚艷的人類!
賈伯斯的親生父親阿布法塔•約翰•蔣達利(Abdulfattah John Jandali)是一名敘利亞移民,他在美國認識了賈伯斯的生母,兩人生下賈伯斯。但因為女方的父親不滿意賈伯斯生父的敘利亞背景,兩人無法結婚,因此決定把賈伯斯送別人收養。
賈伯斯的養父母是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但是為了實現對賈伯斯生母的承諾,他們將一生的儲蓄都用在能讓賈伯斯就讀大學。
賈伯斯在加利福尼亞州的Homestead High School畢業後,就讀俄勒岡州波特蘭裡德學院,只唸一學期就因為經濟因素而休學。
他借住朋友家的車庫,但仍到社區大學中旁聽書法課等課程,也因為對書法美術的素養使他對電腦軟體字形美學處理特別重視,讓蘋果電腦日後吸引了許多美術設計工作者來使用。
1974年曾在雅達利任技術員,以賺錢往印度靈修。

1976年,21歲的賈伯斯與26歲的斯蒂夫•沃茲尼亞克在自家的車房裡成立了蘋果公司。
他們製造了世界上首台個人電腦,並稱為Apple I,其售價是$666.66,然而依蘋果電腦前執行長約翰•史考力的看法,賈伯斯並不算有科技研發能力。
出走蘋果
1983年,蘋果公司的業務越做越大,賈伯斯便開始尋找一名出色的執行長管理公司。
賈伯斯找上了百事可樂公司的約翰•史考力,對他說:「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呢,還是改變整個世界?」史考力隨後欣然前往蘋果公司,出任首席執行官。
1984年,首台麥金塔電腦推出,蘋果公司打出電視廣告《1984》,廣告模仿佐治•奧維爾的著作《一九八四》,引起很大反響。
1985年,電腦業界普遍蕭條,史考力認為賈伯斯已成為公司問題的來源,史考力在其自傳"蘋果戰爭"中指出賈伯斯並不算有技術研發的能力,並把賈伯斯趕出了蘋果公司。
離開蘋果後,賈伯斯創立了NeXT電腦公司,並發展出NeXT電腦及NeXTSTEP作業系統。
就像Lisa一樣,NeXT擁有最先進的技術,但是不能成為最流行的電腦。
獨立創業
1986年他花1000萬美元從喬治•盧卡斯手中收購了Lucasfilm旗下位於加利福尼亞州Emeryville的電腦動畫效果工作室,並成立獨立公司皮克斯動畫工作室。
在之後十年,該公司成為了眾所周知的3D電腦動畫公司,並在1995年推出全球首部全3D立體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
這公司已在2006年被迪士尼收購,賈伯斯也因此成為最大股東。
王子復仇-重回蘋果
與比爾•蓋茲同台

1996年陷入財政困難的蘋果電腦以4億美元收購了NeXT電腦公司,同時賈伯斯也回到了蘋果電腦。
1997年,當Gil Amelio離開公司後,他重掌蘋果電腦的大權。

在同年推出iMac,創新的外殼彩色透明設計在美國和日本大賣,使蘋果電腦度過財政危機。

並在之後推出深受大眾歡迎的iBook、Mac mini、Mac OS X作業系統、iPod、Apple TV和iTunes Store等一系列廣受市場好評的產品,賈伯斯並親自為iPod的網路銷售音樂版權和反對的歌手洽談,使iPod能合法下載許多音樂。


2007年6月29日,蘋果公司推出自有設計的iPhone行動電話,使用iOS系統核心,使公司的股票大幅上揚。
2008年6月11日的WWDC中發佈新一代iPhone——iPhone 3G,首度支援3G功能;
2009年6月19發表第三代產品iPhone 3GS,
2010年6月8日發佈第四代產品iPhone 4,每次皆引起市場上極大的轟動和銷售熱潮。
除iPhone系列之外,

2010年1月27日,賈伯斯再次為蘋果迷帶來驚喜,於發表會上正式公佈了首款使用iOS系統的iPad平板電腦,更為平板電腦市場帶來全新局面。
2011年8月24日,賈伯斯辭去蘋果公司執行長職位,董事會任命提姆•庫克(Timothy Tim Cook),原營運長為公司的新任執行長,賈伯斯仍當選為董事會主席。
賈伯斯的個人生活

賈伯斯是佛教徒,其行事低調,就算近年他出席公開場合時顯得異常消瘦,他也沒有對此回應,只在2008年9月的Let's Rock發佈會中以一句字幕帶過──那些關於我死亡的報導內容是太過誇張了。
2009年1月18日,賈伯斯給每位員工發了一封信,聲稱自己的健康狀況遠比想像的糟糕,需要暫時離開公司治療,並相約「夏天再見」。
訊息一出,蘋果的股價當天便下跌將近10個百分點。
2009年4月,賈伯斯在田納西州孟菲斯的衛理公會大學醫院移植研究所(Methodist University Hospital Transplant Institute)接受了肝臟移植,恢復狀況良好。
2011年10月5日,賈伯斯逝世,享年56歲。
蘋果官網10/6對於賈伯斯的紀念→http://www.apple.com

Google對於賈伯斯的致意→http://www.google.com
美國ABC News 關於賈伯斯生平簡介
本圖文片取自網路
賈伯斯的親生父親阿布法塔•約翰•蔣達利(Abdulfattah John Jandali)是一名敘利亞移民,他在美國認識了賈伯斯的生母,兩人生下賈伯斯。但因為女方的父親不滿意賈伯斯生父的敘利亞背景,兩人無法結婚,因此決定把賈伯斯送別人收養。
賈伯斯的養父母是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但是為了實現對賈伯斯生母的承諾,他們將一生的儲蓄都用在能讓賈伯斯就讀大學。
賈伯斯在加利福尼亞州的Homestead High School畢業後,就讀俄勒岡州波特蘭裡德學院,只唸一學期就因為經濟因素而休學。
他借住朋友家的車庫,但仍到社區大學中旁聽書法課等課程,也因為對書法美術的素養使他對電腦軟體字形美學處理特別重視,讓蘋果電腦日後吸引了許多美術設計工作者來使用。
1974年曾在雅達利任技術員,以賺錢往印度靈修。

1976年,21歲的賈伯斯與26歲的斯蒂夫•沃茲尼亞克在自家的車房裡成立了蘋果公司。
他們製造了世界上首台個人電腦,並稱為Apple I,其售價是$666.66,然而依蘋果電腦前執行長約翰•史考力的看法,賈伯斯並不算有科技研發能力。
出走蘋果
1983年,蘋果公司的業務越做越大,賈伯斯便開始尋找一名出色的執行長管理公司。
賈伯斯找上了百事可樂公司的約翰•史考力,對他說:「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呢,還是改變整個世界?」史考力隨後欣然前往蘋果公司,出任首席執行官。
1984年,首台麥金塔電腦推出,蘋果公司打出電視廣告《1984》,廣告模仿佐治•奧維爾的著作《一九八四》,引起很大反響。
1985年,電腦業界普遍蕭條,史考力認為賈伯斯已成為公司問題的來源,史考力在其自傳"蘋果戰爭"中指出賈伯斯並不算有技術研發的能力,並把賈伯斯趕出了蘋果公司。
離開蘋果後,賈伯斯創立了NeXT電腦公司,並發展出NeXT電腦及NeXTSTEP作業系統。
就像Lisa一樣,NeXT擁有最先進的技術,但是不能成為最流行的電腦。
獨立創業
1986年他花1000萬美元從喬治•盧卡斯手中收購了Lucasfilm旗下位於加利福尼亞州Emeryville的電腦動畫效果工作室,並成立獨立公司皮克斯動畫工作室。
在之後十年,該公司成為了眾所周知的3D電腦動畫公司,並在1995年推出全球首部全3D立體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
這公司已在2006年被迪士尼收購,賈伯斯也因此成為最大股東。
王子復仇-重回蘋果
與比爾•蓋茲同台

1996年陷入財政困難的蘋果電腦以4億美元收購了NeXT電腦公司,同時賈伯斯也回到了蘋果電腦。
1997年,當Gil Amelio離開公司後,他重掌蘋果電腦的大權。

在同年推出iMac,創新的外殼彩色透明設計在美國和日本大賣,使蘋果電腦度過財政危機。

並在之後推出深受大眾歡迎的iBook、Mac mini、Mac OS X作業系統、iPod、Apple TV和iTunes Store等一系列廣受市場好評的產品,賈伯斯並親自為iPod的網路銷售音樂版權和反對的歌手洽談,使iPod能合法下載許多音樂。


2007年6月29日,蘋果公司推出自有設計的iPhone行動電話,使用iOS系統核心,使公司的股票大幅上揚。
2008年6月11日的WWDC中發佈新一代iPhone——iPhone 3G,首度支援3G功能;
2009年6月19發表第三代產品iPhone 3GS,
2010年6月8日發佈第四代產品iPhone 4,每次皆引起市場上極大的轟動和銷售熱潮。
除iPhone系列之外,

2010年1月27日,賈伯斯再次為蘋果迷帶來驚喜,於發表會上正式公佈了首款使用iOS系統的iPad平板電腦,更為平板電腦市場帶來全新局面。
2011年8月24日,賈伯斯辭去蘋果公司執行長職位,董事會任命提姆•庫克(Timothy Tim Cook),原營運長為公司的新任執行長,賈伯斯仍當選為董事會主席。
賈伯斯的個人生活

賈伯斯是佛教徒,其行事低調,就算近年他出席公開場合時顯得異常消瘦,他也沒有對此回應,只在2008年9月的Let's Rock發佈會中以一句字幕帶過──那些關於我死亡的報導內容是太過誇張了。
2009年1月18日,賈伯斯給每位員工發了一封信,聲稱自己的健康狀況遠比想像的糟糕,需要暫時離開公司治療,並相約「夏天再見」。
訊息一出,蘋果的股價當天便下跌將近10個百分點。
2009年4月,賈伯斯在田納西州孟菲斯的衛理公會大學醫院移植研究所(Methodist University Hospital Transplant Institute)接受了肝臟移植,恢復狀況良好。
2011年10月5日,賈伯斯逝世,享年56歲。
蘋果官網10/6對於賈伯斯的紀念→http://www.apple.com

Google對於賈伯斯的致意→http://www.google.com
美國ABC News 關於賈伯斯生平簡介
本圖文片取自網路
標籤:
資訊
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
創業結束後三年,我當員工的心得
我一直都覺得我創業失敗是一場壯遊也是一段小悲傷,而有很多的觀察與領悟,我是在當了幾年員工之後,才慢慢瞭解的…
不重要的觀察XD:
最重要的領悟(認真):
我的大改變:
沒變的我:
總之:
人生不管在做什麼,都是一場壯遊,處處都有他媽的大收穫!
這篇文章真的是太棒啦!!!
轉貼到自己的網站收藏@@"
原文出處:http://www.ccool.idv.tw/blog/?p=643#comment-907
不重要的觀察XD:
- 能力與知識上,創業每三個月就會level up, 當員工是平均每13個月level up。
- 創業每一天都燒掉一堆錢,當員工每個月都可以存一些錢。
- 創業每一個晚上都會睡不著覺,當員工中午吃太飽都會快睡著。
- 創業看書的心得常常是『不是只有我這樣想的』,當員工看書心得開始會出現『那我現在的狀況是…?』的聲音。
- 創業賺很少錢也無所謂因為每個偉大的事業都是這樣起頭的,當員工後開始計較別的公司offer比較好靠爸自己下午茶吃不好。
- 創業常想責任好大自己好渺小,當員工拿人錢就開始想原來我還值真不少。
- 創業自己抓著頭想出路,當員工開始呢喃上頭的策略根本不算是個好招數。
- 創業知道自己沒有後路所以一天當兩天用,當員工開始知道上班的混多少也是一種藝術。
- 創業開會因為專注所以腦袋精明手勢多,當員工開會常常看到會有人進入自動導航模式。
最重要的領悟(認真):
- 原來沒當過員工,就從來不知道怎麼與員工溝通。
- 要學會享受『醍醐罐頂』的美,那比射了還爽(說真的)
- 做過的事情,哪些東西是錯的,其實比那些正確的還要有教育意義。
- 老闆與主管真的很可憐,其中的辛酸只有做過的才知道,沒做過的真要學會有禮貌。
- 人才很重要,idea不重要。
- 執行很重要,idea不重要。
- 趨勢很重要,趕流行不重要。
- Pivot與Lean兩個字不是只有創業家才要會,當員工的若能理解,心態會健康很多。
- 一直想一直鑽很重要,企劃與Microsoft Project不重要。
- 偷學是一個不用錢又不用時間的高招,多觀察週遭的細節會帶給我們很多洞見。
- 哲學很重要,研磨出自己的一套哲學更是未來人生與專業能力培養的基石。
- 書到用時方恨少,唯有自己回頭發現原來看過某本書,當時就不會做錯了,才會有覺悟。
- 錢,他是必要的,但是他不會帶給你更多的幸福。
- 投資在自己身上,尤其是腦袋上,特別重要。因為這會給你錢換不到的幸福感,也讓我們更能看清這有如迷霧般的世界。
- 創業不能全靠熱情死命往前衝,往往『穩健』兩個字是決勝關鍵,要當過小螺絲拿過人薪水才知道箇中奧祕。
- 下決策要帶種,要堅定,要相信自己的判斷。但是沒準備沒依據,自己要懂得謙遜與授權。
- 權力是一種責任,不是一種態度。 就算你是歐巴馬,你也什麼都不是,聽聽別人的意見,且找出自己的洞見。把洞見給落實,才是權力的展現。
- 珍惜任何機會。不是說當人員工就沒差了,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且有企圖心的人。
- 人生很長,"I am too old for this"這句話基本上是在認輸。年紀的增長會帶給我們智慧與歷練,這件事情自己卻常常忽略了。
- 薪水多少,跟實力多少,常常不是成正比的。但你能為組織帶來多少,也不一定跟實力成正比。(組織要的是什麼?我們真的都要好好想想)
- 『做就對了』『不要抱怨』,這兩句在當兵時常聽的話,不管是在創業還是當員工時,記得要常對自己這麼說,因為說久了,你就會發現他們是超級正面的句子,甚至會帶給我們力量。
- 錯了就承認,沒什麼大不了。 但是對了,驕傲是不必要的。有些文化很愛驕傲,但我自己比較喜歡中國式的謙遜,與小孩子般的傻笑。
- 常常跟他人聊些天南地北會很有收穫的,尤其是一些個性或是專業上跟你離很遠的人。埋頭苦幹是一招,但是只適用於天才。集體智慧沒那麼高招,但是他simply works!
- 不要以為自己很厲害,因為一這樣想,你就停止進步了。
- 人生一塊圓餅圖,裡面越多顏色,你越適合創業。
- 要喜歡自己,不要覺得自己哪裡哪裡的缺點很要命,一定要立志改掉它,甚至把它鍛鍊到一個極致。 人性的缺點在十八歲之後就很難改了,拐個彎解決它比較實際。
- 公私分明,但是不要當個混蛋。
- 單刀直入,但不要當個混蛋。
- 跟團隊合作,別當自幹王。
- 經營一個團隊是極其重要的事情,它甚至大過了招募優秀人才這件事。
- 各種規模與屬性的組織都有它的特色,是特色不是缺點。別把特色跟缺點混為一談。
- 為什麼很重要,即便你不一定會被告知為什麼,但是一定要對為什麼有一番自己的見解。
- 拉高標準,永遠是對的。(特別感謝我前主管Dennis)
- 每次遇到很痛苦的時刻,不用分泌過多腎上腺素,也不用很負面,記得要穩健。
- 人類的極限很高的,但是不要突然間拉高標準,那會導致事情的崩解。
- 如何把組織變的更好,是每個人都會想的,主管與老闆其實只要學會聆聽,就往前很大一步了。
- 我們都是儒家文化的延伸,別硬幹要學國外的東西,很多時候自己血液中就有很棒的鑽石,就看你願不願意用。
- 自信跟自傲是兩碼子事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要往自己身上看,不是看別人。
我的大改變:
- 現在知道搞出好東西,比快速搞出東西重要。
- 說話,要說到人家聽的懂,我以前太愛講大道理了。(但我猜現在只是比較沒那麼誇張而已 哈)
- 事情不要做多,要做好。
- 懂得『再想想』的藝術了,也不是一直衝就會有好東西,停下來想一下別的,往往會有大發現。
- 瞭解『一種米養百種人』這句話其實並不負面,他的真義是『你不能因為你跟人家吃同一種米就以為人家想的都跟你一樣』
- 瞭解總有自己看不見與到不了的地方,那些地方讓專業的去搞,不過等到自己看到的時候,也要保持專業。
- 瞭解『準備』的重要性不下於『執行』
- 懂得謙虛,並且在需要表現的時候勇於表現。
- 懂得看事情背後的結構,懂得看話語背後的期待,懂得聽暗示,懂得『話說得深情流露得真』是怎麼一會兒事(特別感謝蛋堡同學!)
- 懂得『偷學』了,尤其是那些看起來沒什麼的長輩,其實他們只是很謙虛而已。
- 懂得些『尺度』了,但還是會有過熱傾向就是了。
- 懂得『殺機焉用牛刀』與不要『小孩子玩大車』了。
- 懂得讀一本書了,這跟看新聞是完全不同的收穫。
- 懂得創業失敗要釋懷,因為它帶給我了很多。
沒變的我:
- 還是沒辦法開會的時候停下來讓大家想事情,那一種『想要繼續下去』的偏執還是在。
- 還是沒辦法不定期的心情不好。
- 還是喜歡喝『甜甜的東西』。
- 還是特愛想一些有的沒有的idea,但是現在知道要存檔要仔細想,不是馬上開幹。
- 依然在我有興趣的領域,會high到一個旁人覺得奇怪的地步。
- 依然不在乎小錢,所以一直都沒存到什麼錢 sigh…
- 還是每次開會簡報都慣性要走到投影幕前面。
- 還是很受不了種族與任何的歧視,我還甚至因為這樣離開了一家公司,即便被針對的不是我。(可容忍範圍非常之低)
- 還是會因為想要有禮貌,而說些跟自己想的不一樣的事情
- 還是對於改變世界與世界大同,有種堅持,只是不一定會大聲說了。
- 還是很雞婆。太愛問『還好嗎你?』,或是說『我來~』。
- 還是很愛透露自己欣賞別人的哪個成分或是事件,有點露骨的那種。(很沒大沒小)
- 還是偶而會受不了有階層的組織與階層的必要之惡,只是現在我現在會去抽煙,不是翻桌
- 依然不懂得用些專業的字簡報,我的style就是很口語我改不了阿
- 依然希望在個人生活中可以保持我的幼稚,極度的幼稚
總之:
人生不管在做什麼,都是一場壯遊,處處都有他媽的大收穫!
這篇文章真的是太棒啦!!!
轉貼到自己的網站收藏@@"
原文出處:http://www.ccool.idv.tw/blog/?p=643#comment-907
標籤:
好文收藏
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
Certicenter 勁園認證中心-IC ³證照優勢
IC ³證照優勢 |

潮流
電腦(IT)知能劃分今天是一個普遍的詞組和一個重大社會和經濟挑戰。缺乏根本電腦(IT)知能已於社區、公司組織,和特別是學校之內成為病態。無庸置疑,IC³是一份全球性地被認可的標準和證明為確認基本的電腦技能和網際網路知識被要求,並成功的在學校、工作,和生活中的電腦(IT)資訊。更多比對基本的電腦技能的評估,IC³是一個全球性標準為全世界認可。
目標
IC³國際考試分三個科目,所有教學大綱與能力項目的發展與研製都是根據29個學習目標、271個技能項目研製而成。
(在全球19個國家禮聘270位主題式專家(SME)訂定全球標準與命題。)
IC³國際考試 科目領域 | 各領域總範疇 Total Domains | 總學習目標 Total Objectives | 總能力項目 Total Skill Sets | 教材總需求項目 Total Courseware Requirements |
電腦基礎 Computing Fundamentals | 4 | 9 | 85 | 207 |
主要應用軟體 Key Applications | 4 | 10 | 102 | 225 |
網路應用 Living Online | 4 | 10 | 84 | 176 |
合計 | 12 | 29 | 271 | 608 |
*本表示依照IC³--2005年規劃的教學與評估內容整理。
範疇
電腦基礎 Computing Fundamentals | 常用應用軟體 Key Applications | 網路應用與安全 Living Online |
‧電腦硬體 ‧電腦軟體 ‧作業系統軟體 ‧其他 | ‧常用應用軟體 ‧文書處理 ‧試算表 ‧簡報與繪圖 | ‧網路和網際網路 ‧電子郵件 ‧使用網際網路 ‧電腦與網際網路對社會的衝擊 |
證明
- 此國際電腦使用執照證書已獲全球超過128個國家及國際機構等採認支持。
- 確保每位電腦使用者獲得認可的資訊應用能力及基本知識,從而具有立足於資訊社會的能力。
- 全球標準國際認證,成功提升個人生活品質與升學、就業、職場競爭力。
- 企業人才技能認證證照互相採認憑證準則之一。
- 提供核心技能和知識必要使用一些電腦應用和網際網路。
- 有效地測試計算的知識並且技能保證精通達到。
- 提供進一步基礎提高生產力與其它桌面有特殊用途的證明。
來源網站→http://certicenter.tiked.com.tw/ic3/
其實......我在想這張證照倒底有多大用處XDDDD
標籤:
資訊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領導者一定是閱讀者
領導者一定是閱讀者
記者問英業達董事長溫世仁,有什麼話要送給年輕人?「開始讀書。」
溫世仁只有這四個字。自認為是一個終身旅行者,一年有三百多天在旅行的溫世仁,路上除了帶簡單換洗衣物與電腦之外,就是書-「一路讀,一路丟,一路買。」
去年他50歲創立「明日工作室」,開始網路出版的新事業,結合網路多媒體與書本。他經常講一個身邊發生的故事:有一個年輕孩子很早就開始與多媒體互動,很少看書,有一天他很難過,父親問他難過的感覺是什麼?「挫折?沮喪?失望?不舒服?」孩子講不出一個字來,因為他找不出一個適當的形容詞真切地描述自己的心情。
PC Home雜誌發行人詹宏志從報紙到出版,再到網路,他對父母最中肯的建議是-在孩子還沒愛上看書以前,不要讓他上網。」
很多幼教專家也這麼警告:當孩子還沒開始閱讀前,別讓他接觸電視。
聲光媒體的刺激會減弱幼兒對文字的耐心,一個不接觸文字、祇熟悉聲光的孩子,將成長為不耐人尋味的大人。
西方人說:Leader is reader.(領導者一定是閱讀者)。
每個人接受新知的方式不同,有人透過看、有人透過聽、有人透過親身體驗,無論如何,閱讀是最有系統獲得知識的方法,它也許慢,效果卻最深遠。
台灣人由於填鴨式教育及聯考制度,讀書都極具功利目的,為的是考上名校名系,最後功成名就,少有真心喜歡閱讀者。看「課外書」有時還要被父母師長責罵浪費時間。在這樣扭曲的教育下,一般人畢業之後不是不看書,就是看的書太輕,看書是為了打發時間、是一種較不被爭議的休閒活動。
「夏蟲不可語冰」沒有深度的人同時也欠缺反省能力。
粉領族更要如此。在不平等的工作環境中,要能與男性競爭,能更有效的扮演女性工作著的角色,讀書、懂書、消化書,更是提高工作競爭力的不二法門。
至於該讀什麼呢?田園作家大為梭羅說:你應該選擇對你有益的讀物,因為你沒有時間閱讀其他的。
正忙著工作的妳,抽點空,看點需要大腦思考的書,對妳的工作影響並不輸給看熱門網路或是股票投資書。網路時代,知識完全透明開放、容易取得,讀書的目的不在於鉅細靡遺記下所有內容,因為也記不了,因為博學比強記重要,以架設思想體系, 邏輯推理的能力才是未來 的致勝關鍵。
前荷蘭飛利浦副總裁羅益強說。即使二十一世紀由「網路」揭開序幕,從工業社會跳入網路社會,書-仍是最古老且歷久不衰的閱讀工具。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每天維持五、六小時的閱讀,妳有他忙嗎?妳有他讀書的歷史長嗎?
那還不趕快讀書,急起直追!
記者問英業達董事長溫世仁,有什麼話要送給年輕人?「開始讀書。」
溫世仁只有這四個字。自認為是一個終身旅行者,一年有三百多天在旅行的溫世仁,路上除了帶簡單換洗衣物與電腦之外,就是書-「一路讀,一路丟,一路買。」
去年他50歲創立「明日工作室」,開始網路出版的新事業,結合網路多媒體與書本。他經常講一個身邊發生的故事:有一個年輕孩子很早就開始與多媒體互動,很少看書,有一天他很難過,父親問他難過的感覺是什麼?「挫折?沮喪?失望?不舒服?」孩子講不出一個字來,因為他找不出一個適當的形容詞真切地描述自己的心情。
PC Home雜誌發行人詹宏志從報紙到出版,再到網路,他對父母最中肯的建議是-在孩子還沒愛上看書以前,不要讓他上網。」
很多幼教專家也這麼警告:當孩子還沒開始閱讀前,別讓他接觸電視。
聲光媒體的刺激會減弱幼兒對文字的耐心,一個不接觸文字、祇熟悉聲光的孩子,將成長為不耐人尋味的大人。
西方人說:Leader is reader.(領導者一定是閱讀者)。
每個人接受新知的方式不同,有人透過看、有人透過聽、有人透過親身體驗,無論如何,閱讀是最有系統獲得知識的方法,它也許慢,效果卻最深遠。
台灣人由於填鴨式教育及聯考制度,讀書都極具功利目的,為的是考上名校名系,最後功成名就,少有真心喜歡閱讀者。看「課外書」有時還要被父母師長責罵浪費時間。在這樣扭曲的教育下,一般人畢業之後不是不看書,就是看的書太輕,看書是為了打發時間、是一種較不被爭議的休閒活動。
「夏蟲不可語冰」沒有深度的人同時也欠缺反省能力。
粉領族更要如此。在不平等的工作環境中,要能與男性競爭,能更有效的扮演女性工作著的角色,讀書、懂書、消化書,更是提高工作競爭力的不二法門。
至於該讀什麼呢?田園作家大為梭羅說:你應該選擇對你有益的讀物,因為你沒有時間閱讀其他的。
正忙著工作的妳,抽點空,看點需要大腦思考的書,對妳的工作影響並不輸給看熱門網路或是股票投資書。網路時代,知識完全透明開放、容易取得,讀書的目的不在於鉅細靡遺記下所有內容,因為也記不了,因為博學比強記重要,以架設思想體系, 邏輯推理的能力才是未來 的致勝關鍵。
前荷蘭飛利浦副總裁羅益強說。即使二十一世紀由「網路」揭開序幕,從工業社會跳入網路社會,書-仍是最古老且歷久不衰的閱讀工具。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每天維持五、六小時的閱讀,妳有他忙嗎?妳有他讀書的歷史長嗎?
那還不趕快讀書,急起直追!
標籤:
好文收藏
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
當兵真的會讓人成長嗎?還是只是浪費時間而已呢?
當兵真的會讓人成長嗎?還是只是浪費時間而已呢?
這是沒當過兵的人最想問的問題。(我都想問XD)
也是當過兵之後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今天,在老哥的身上看到了一些改變。
新訓結束下部隊之後,第一次被放出來哩。
(為什麼說被放出來呢?因為他連上廁所都要報備,重點是「任何時候」。)
吃飯期間,看著哥哥因為每天大量刷盤子而破皮的雙手,我又在自己心裡問了一次...
「當兵真的會讓人成長嗎?還是只是淪為雜工,做一些狗屁倒灶的事呢?」
想當然爾,我都沒當過兵,哪裡來的判斷依據呢?當然是沒有答案。
就在眾人吃完後,依照慣例:兄弟倆一個認領擦餐桌、一個認領洗碗。
看著哥哥稀鬆平常的擦拭著餐桌...咦~好像有點不一樣!!!
(家裡的餐桌是圓形的:中間放媽咪辛苦烹煮的菜餚,每個人自己盛飯夾菜來配。)
哥哥居然把還裝有菜餚的盤子移開,擦拭完底下的桌面後,又將其放回去!
哇賽!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以往是沒放碗盤的地方快速擦一擦,然後趕緊閃人!)
也許這個小動作真的沒有什麼,但是這讓人想到郭台銘常掛在嘴上的話─魔鬼總是藏在細節裡。
挖屋~活生生地的例子!
恰巧今天聚餐時與友人聊到他在餐飲業打工時的經驗。
他親眼看見有惡質的服務生把口水吐到即將端給顧客享用的菜餚之中!
一個是龜毛到用這樣的態度擦桌子、一個是會用這樣惡劣的態度對待顧客,
到底往後的發展如何大家心裡都有底了吧!
以上只是一個小小的看見,
當然在下無法切身感受到哥哥到底服役時吃了多少苦,
也不能知道這樣的改變背後到底付出了多少的代價。
但是,就用這篇短短的散文,紀錄自己的看見囉 :)
這是沒當過兵的人最想問的問題。(我都想問XD)
也是當過兵之後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今天,在老哥的身上看到了一些改變。
新訓結束下部隊之後,第一次被放出來哩。
(為什麼說被放出來呢?因為他連上廁所都要報備,重點是「任何時候」。)
吃飯期間,看著哥哥因為每天大量刷盤子而破皮的雙手,我又在自己心裡問了一次...
「當兵真的會讓人成長嗎?還是只是淪為雜工,做一些狗屁倒灶的事呢?」
想當然爾,我都沒當過兵,哪裡來的判斷依據呢?當然是沒有答案。
就在眾人吃完後,依照慣例:兄弟倆一個認領擦餐桌、一個認領洗碗。
看著哥哥稀鬆平常的擦拭著餐桌...咦~好像有點不一樣!!!
(家裡的餐桌是圓形的:中間放媽咪辛苦烹煮的菜餚,每個人自己盛飯夾菜來配。)
哥哥居然把還裝有菜餚的盤子移開,擦拭完底下的桌面後,又將其放回去!
哇賽!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以往是沒放碗盤的地方快速擦一擦,然後趕緊閃人!)
也許這個小動作真的沒有什麼,但是這讓人想到郭台銘常掛在嘴上的話─魔鬼總是藏在細節裡。
挖屋~活生生地的例子!
恰巧今天聚餐時與友人聊到他在餐飲業打工時的經驗。
他親眼看見有惡質的服務生把口水吐到即將端給顧客享用的菜餚之中!
一個是龜毛到用這樣的態度擦桌子、一個是會用這樣惡劣的態度對待顧客,
到底往後的發展如何大家心裡都有底了吧!
以上只是一個小小的看見,
當然在下無法切身感受到哥哥到底服役時吃了多少苦,
也不能知道這樣的改變背後到底付出了多少的代價。
但是,就用這篇短短的散文,紀錄自己的看見囉 :)
標籤:
生活
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
[回應] 為何台灣那麼多人唸南加大?
[回應] 為何台灣那麼多人唸南加大?
(影像來源:TK@Jenting, Malaysia)
這篇針對網友發的問題,
動筆寫回應文章的作者─cool,是來自南加大的熱心校友。
我對裡面的一些標點符號、錯別字與斷句進行了些許編輯,
希望可以讓通篇文章順暢、輕易閱讀。
這篇寫得很用心的好文章或許會對你當頭棒喝。
太平洋的另一端,
這些人是這樣念大學,是這樣面對自己的生命的。
我們自己呢?
所謂「魔法少年─賈修,魔獸少年─暑修」的受害者,
何時才會對自己手中握有獨具的大學資源,徹底反省與體悟?
一個國家的未來,繫在二十年前接受高等教育的幸運兒身上。
Did we take the benefit for granted all the time?
--
(回應) 為何台灣那麼多人唸南加大?
ptt作者:cool
儘管我知道在恨版po文會很快淹沒,
但看到你的文章,著實想說說自己的一些想法。
我在台灣念大學,也在台灣唸完研究所,現在在美國念研究所。
一些心中的感慨實在不吐不快。
台灣的學生都把高等教育當成廉價的資源,所以任意地浪費它。
許多網友都高聲批判美國的學費昂貴,
並進而有人說在美國唸書就是花錢買學歷。
當然,這之間的因果關係本來就是謬誤的。
但只看前一句話,其實也是錯誤的。
高等教育絕對是昂貴的資源,台灣的學生都很幸福,
因為政府每年花大量預算去補貼,
所以每個人的學費都比實際享受的低廉。
不管公私立學校,若教育部停止用國家機器補助預算,
大學生的學費至少還要漲兩三倍以上。
這也是為何美國的學費昂貴的原因,
不是因為學校貪財,而是教育事業就是巨大的投資,
然而,美國學生的觀念普遍比台灣學生正確,那就是:使用者付費。
以任何一所長春藤盟校來說,一年的校務預算支出至少都是10億美金以上。
我念的學校去年的校務預算是19億美金,(我知道哈佛更多)
換算成台幣,學校一年要花在學生和教授身上的錢就是600億新台幣。
或許,許多人不知道這是多少,我舉台灣的大學教育經費來比較,
教育部每年花在國內所有公私立大學的補助預算是650億左右。
看到這裡,有些人一定會說:
教育部給的補助太少了。所以責任是教育部的。
請先別急著作結論,讓我進一步說下去。
以台大來說,台大一年的預算大約是100億台幣,其中約有45億是教育部補助。
16億來自學費,剩下39億來自社會捐款、研究成果的收入等等。
也就是台大的資源若是100元,學生支付的只有16元。
16%的成本算多還是算少?
以美國來說,除了少數在該州繳稅的居民子女,
在該州州立大學唸書,學費會比較便宜以外,
各私立大學以及公立大學的學生學費,
佔年度預算的比例通常都超過30%以上。
在美國唸書是昂貴的,因為:
(1)政府補助的比例是遠比台灣少的。
想唸書,就必須努力賺學費。
(2)大學的教育預算是比台灣高很多的,即便考慮物價以後,
美國的大學花在教育的經費上還是比台灣多的。
在教育支出高而且學生負擔比例也高的情況下,
美國唸書是絕對昂貴的。
「付得起學費的人才能受教育,付不起學費的人不能受教育。」
這樣的現象就會出現。
教育商品化是不是對的方向?恐怕沒有結論。
走到美國這種極端,未必是好事。
但像台灣這種天平上的另一個極端,也不是正確的,
因為台灣的教育資源來的容易,揮霍的也人不在少數。
揮霍者包括教授,也包括學生。
因為缺乏監督機制以及評鑑讓爛的教授下台,
所以教授領薪水卻不認真教學或研究,浪費教育資源。
也因為教授把關不夠嚴格,所以學生可以混水摸魚。
此外,學生繳學費不痛不癢,所以有人任意蹺課,以混畢業為目標。
在美國,或許有極少數有錢人的子弟可以把錢到處灑,只求混到文憑就好。
但是絕大多數人都不是有錢人,學費貴怎麼辦?
去賺啊,先工作賺學費的美國學生不是少數,
白天上班,晚上上課的人也不少。
賺不夠怎麼辦?那就拚命念啊,
絕對不能重修,儘量提早畢業再回職場賺錢。
如果是念博士班的,那就爭取當助教或研究助理來賺學費。
如果是念碩士班,不能當助教或研究助理的,
那就去圖書館或學校餐廳打工。
因為錢來的不容易,才要更珍惜。學校的資源更要充分利用。
很多人都是抱著「既然繳了錢,就要努力利用資源」的態度去上課,
在美國,教授基本上絕不點名的,可是小考多,作業多,上課內容多,
蹺課不僅是浪費自己的學費,更是讓自己陷入重修的危機裡。
我目前上一門課,教授教得決不是深入淺出那型,
相反地,他教的很抽象,自己唸書說不定還比較能夠理解。
如果換成在台灣,蹺課比例沒有三成以上才怪,
如果老師不點名,恐怕一半的學生都會落跑。
可是,這種不點名的課,在美國,蹺課比例還不到一成。
--
有兩種常見的錯誤迷思是:
1.台灣學生很用功,只是輸在英文上。專業能力根本不輸外國人:
台灣學生真的用功嗎?美國學生真的混嗎?
我不想討論台灣的後段班學校和美國的野雞大學,哪一個比較混。
我想討論的是台灣頂尖的學生跟美國頂尖的學生相比,真的用功嗎?
遺憾的是,我覺得剛好相反。
台灣的學生只有在要考試前才認真,只有在升研究所之類的考試才認真。
即便是優秀學生,真正拚命唸書的還是少數。
2.台灣學生素質不好,美國頂尖學校的學生素質比較好:
其實,扣掉了少數極端值(天才型學生),
美國學生的素質恐怕還比不上台清交那麼整齊。
美國是沒有聯考的,好學校太多,哪有這麼多天才?
絕大多數學生還是正常的普通人。
可是,美國的名校學生真的用功,
尤其美國的碩博士班是不分家的,碩博士一起上課非常正常,
碩一學生跟博四學生一起修課也不奇怪,許多課程給分是比例制的,
不管你考幾分,期末成績就是按你的相對排名來決定。
只要別人比你更用功,成績更高,
你的排名就會被擠下去,課業成績也就不會高。
除了台灣學生不夠用功以外,還有一點是台灣學生的通病。
這個通病是─總是期待別人替自己作選擇。
癥狀包括:
不知道自己要念什麼。
凡事喜歡別人給答案,給範本,給好既定的路。
不論是研究所考試板,研究所板,留學板等等,
總是有學生只期待答案,不願意思考。
碰到問題,想到的是直接發問,卻不肯自己試著找答案。
可能答案就在精華區裡,卻懶得找。
以做一份報告來說,台灣學生喜歡問格式,
問字數,問要求,等老師給好「規格」以後,
才在這個「規格」裡變出標準答案。
在美國,除了少數制式要求(例如字體是12或13以外),
沒有人會去問怎麼做,報告要寫幾個字才夠,
作業要用什麼軟體才行,找不到軟體要怎麼辦。
碰到問題,設法去找資源,資源就在學校裡,
找到資源以後,自己想辦法去寫出自己的東西。
可以長篇大論,可以簡單帶過,只要你對自己負責就好。
有時,我常會覺得台灣的大學生是在念高中,
原因就是很多人想要的只是標準答案,想要的只是高分。
卻不知道自己要念什麼,為什麼而念,
念這些對什麼事情有幫助,能夠應用在哪裡。
於是,有人等到大四才發現自己很茫然,因為不知道往哪找工作。
也不知道自己念的東西能夠用在哪,
尋找下一個方向的作法卻只是上網發問,
換句話說,高中時,期待老師把一切東西打理好,自己只要上課就好。
大學畢業時,還是期待網友或父母替自己安排未來,自己跟著照作。
我記得我來美國上課,最印象深刻的兩句話是:
一次是交課堂作業,老師問同學:
你們花多久寫作業?八小時的舉手?
超過十五小時的舉手?認為作業太多的舉手?
問到最後一個問題,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學舉手,作業負荷確實很重。
老師看到以後,笑著說:
Great. It's what I want. No pressure, no growth.
另一次是,老師上課速度太快,
開學兩個禮拜就上了一兩百頁,
有同學向老師反映內容太多,來不及看,不太能跟著老師的上課內容了。
這門課的老師說:So you need to use the weekend to work on it.
--
美國的上課內容有多少?
我舉例來說,我在台灣修過高等統計學,這是一年的課,上下學期。
因為我離開大學時代很久了,教授建議我再修一次複習,
以免生疏了會影響後續的課程,他讓我自己決定。
我決定再修一次,原因除了複習以外,
我的英文確實無法跟上教授的速度,
所以我需要一門我已經有底子的課來減輕負擔。
這門課教的速度有多快?
期中考的範圍已經是我在台灣修課時的期末考範圍。
這麼快,學生能跟的上嗎?
抱歉,唸書是自己的事,跟不上,就自己退選,
等到跟的上再來修這門課。
聽不懂,office hour和TA session就是去發問的,
教授和助教等學生來問。
重點是:他們不會花時間講給不需要的人聽。
以前有人說:美國修課的負荷量是台灣的兩倍到三倍重,我不相信。
因為我那時還在台灣念碩士班,
我認為那是沒唸過台灣碩士班的留學生自欺欺人的說法。
現在,我相信,而且我完全相信─
如果你不想矇混過關,
想拿個可以見人的成績的話,修課的負擔是真的很重。
我在台灣很少寫作業到凌晨,
在美國,我經常寫作業寫到凌晨三四點,
一大早再爬起床去開小組討論,下午和晚上再去上課。
我現在的學校的主要圖書館是24小時開放,
包括閱覽區,書庫,電腦中心都是不休息的,
因為像我一樣寫作業到凌晨,
或者半夜需要跑軟體或找參考書籍的人不是少數。
我以前在X大時,圖書館十點關門,
接著剩下24小時自習室還有開放。
大概在九點時,圖書館的人就已經差不多散了,
只剩下準備國考或者考研究所的人,
只有期中期末考才有較多人待到九點以後。
在這裡,九點是圖書館正熱鬧的時候,
閱覽室和討論區是找不到空位的,
餐飲部還一堆人進進出出買咖啡和點心,
電腦中心要找到座位還得碰運氣。
這一切,沒有見過不會相信。
台灣學生一點都不笨,
說不定台清交的平均素質還贏過美國名校。
可是,比起用功,以及追求目標的執著,
台灣學生的認真程度是不夠的。
當然,任何事都有例外,
台灣有學生特別用功,美國有學生超混無比,
我不想討論極端值,我只是討論平均值。
今天是週末,難得有空po這麼落落長的文章,
我不是編派台灣人的不是,我只是有感而發,
台灣確實很小,但小國也可以很偉大。只要國民夠強。
大學生的表現就是國家二十年後的未來。
希望二十年後,我們能讓台灣繼續在世界舞台上發光發熱。
PS. 雖然沒啥恨意,還很老梗,不過,這篇文章是我發自內心的感想。
文章引用自:http://twghome.pixnet.net/blog/trackback/37257d51c0/22085956
(影像來源:TK@Jenting, Malaysia)
這篇針對網友發的問題,
動筆寫回應文章的作者─cool,是來自南加大的熱心校友。
我對裡面的一些標點符號、錯別字與斷句進行了些許編輯,
希望可以讓通篇文章順暢、輕易閱讀。
這篇寫得很用心的好文章或許會對你當頭棒喝。
太平洋的另一端,
這些人是這樣念大學,是這樣面對自己的生命的。
我們自己呢?
所謂「魔法少年─賈修,魔獸少年─暑修」的受害者,
何時才會對自己手中握有獨具的大學資源,徹底反省與體悟?
一個國家的未來,繫在二十年前接受高等教育的幸運兒身上。
Did we take the benefit for granted all the time?
--
(回應) 為何台灣那麼多人唸南加大?
ptt作者:cool
儘管我知道在恨版po文會很快淹沒,
但看到你的文章,著實想說說自己的一些想法。
我在台灣念大學,也在台灣唸完研究所,現在在美國念研究所。
一些心中的感慨實在不吐不快。
台灣的學生都把高等教育當成廉價的資源,所以任意地浪費它。
許多網友都高聲批判美國的學費昂貴,
並進而有人說在美國唸書就是花錢買學歷。
當然,這之間的因果關係本來就是謬誤的。
但只看前一句話,其實也是錯誤的。
高等教育絕對是昂貴的資源,台灣的學生都很幸福,
因為政府每年花大量預算去補貼,
所以每個人的學費都比實際享受的低廉。
不管公私立學校,若教育部停止用國家機器補助預算,
大學生的學費至少還要漲兩三倍以上。
這也是為何美國的學費昂貴的原因,
不是因為學校貪財,而是教育事業就是巨大的投資,
然而,美國學生的觀念普遍比台灣學生正確,那就是:使用者付費。
以任何一所長春藤盟校來說,一年的校務預算支出至少都是10億美金以上。
我念的學校去年的校務預算是19億美金,(我知道哈佛更多)
換算成台幣,學校一年要花在學生和教授身上的錢就是600億新台幣。
或許,許多人不知道這是多少,我舉台灣的大學教育經費來比較,
教育部每年花在國內所有公私立大學的補助預算是650億左右。
看到這裡,有些人一定會說:
教育部給的補助太少了。所以責任是教育部的。
請先別急著作結論,讓我進一步說下去。
以台大來說,台大一年的預算大約是100億台幣,其中約有45億是教育部補助。
16億來自學費,剩下39億來自社會捐款、研究成果的收入等等。
也就是台大的資源若是100元,學生支付的只有16元。
16%的成本算多還是算少?
以美國來說,除了少數在該州繳稅的居民子女,
在該州州立大學唸書,學費會比較便宜以外,
各私立大學以及公立大學的學生學費,
佔年度預算的比例通常都超過30%以上。
在美國唸書是昂貴的,因為:
(1)政府補助的比例是遠比台灣少的。
想唸書,就必須努力賺學費。
(2)大學的教育預算是比台灣高很多的,即便考慮物價以後,
美國的大學花在教育的經費上還是比台灣多的。
在教育支出高而且學生負擔比例也高的情況下,
美國唸書是絕對昂貴的。
「付得起學費的人才能受教育,付不起學費的人不能受教育。」
這樣的現象就會出現。
教育商品化是不是對的方向?恐怕沒有結論。
走到美國這種極端,未必是好事。
但像台灣這種天平上的另一個極端,也不是正確的,
因為台灣的教育資源來的容易,揮霍的也人不在少數。
揮霍者包括教授,也包括學生。
因為缺乏監督機制以及評鑑讓爛的教授下台,
所以教授領薪水卻不認真教學或研究,浪費教育資源。
也因為教授把關不夠嚴格,所以學生可以混水摸魚。
此外,學生繳學費不痛不癢,所以有人任意蹺課,以混畢業為目標。
在美國,或許有極少數有錢人的子弟可以把錢到處灑,只求混到文憑就好。
但是絕大多數人都不是有錢人,學費貴怎麼辦?
去賺啊,先工作賺學費的美國學生不是少數,
白天上班,晚上上課的人也不少。
賺不夠怎麼辦?那就拚命念啊,
絕對不能重修,儘量提早畢業再回職場賺錢。
如果是念博士班的,那就爭取當助教或研究助理來賺學費。
如果是念碩士班,不能當助教或研究助理的,
那就去圖書館或學校餐廳打工。
因為錢來的不容易,才要更珍惜。學校的資源更要充分利用。
很多人都是抱著「既然繳了錢,就要努力利用資源」的態度去上課,
在美國,教授基本上絕不點名的,可是小考多,作業多,上課內容多,
蹺課不僅是浪費自己的學費,更是讓自己陷入重修的危機裡。
我目前上一門課,教授教得決不是深入淺出那型,
相反地,他教的很抽象,自己唸書說不定還比較能夠理解。
如果換成在台灣,蹺課比例沒有三成以上才怪,
如果老師不點名,恐怕一半的學生都會落跑。
可是,這種不點名的課,在美國,蹺課比例還不到一成。
--
有兩種常見的錯誤迷思是:
1.台灣學生很用功,只是輸在英文上。專業能力根本不輸外國人:
台灣學生真的用功嗎?美國學生真的混嗎?
我不想討論台灣的後段班學校和美國的野雞大學,哪一個比較混。
我想討論的是台灣頂尖的學生跟美國頂尖的學生相比,真的用功嗎?
遺憾的是,我覺得剛好相反。
台灣的學生只有在要考試前才認真,只有在升研究所之類的考試才認真。
即便是優秀學生,真正拚命唸書的還是少數。
2.台灣學生素質不好,美國頂尖學校的學生素質比較好:
其實,扣掉了少數極端值(天才型學生),
美國學生的素質恐怕還比不上台清交那麼整齊。
美國是沒有聯考的,好學校太多,哪有這麼多天才?
絕大多數學生還是正常的普通人。
可是,美國的名校學生真的用功,
尤其美國的碩博士班是不分家的,碩博士一起上課非常正常,
碩一學生跟博四學生一起修課也不奇怪,許多課程給分是比例制的,
不管你考幾分,期末成績就是按你的相對排名來決定。
只要別人比你更用功,成績更高,
你的排名就會被擠下去,課業成績也就不會高。
除了台灣學生不夠用功以外,還有一點是台灣學生的通病。
這個通病是─總是期待別人替自己作選擇。
癥狀包括:
不知道自己要念什麼。
凡事喜歡別人給答案,給範本,給好既定的路。
不論是研究所考試板,研究所板,留學板等等,
總是有學生只期待答案,不願意思考。
碰到問題,想到的是直接發問,卻不肯自己試著找答案。
可能答案就在精華區裡,卻懶得找。
以做一份報告來說,台灣學生喜歡問格式,
問字數,問要求,等老師給好「規格」以後,
才在這個「規格」裡變出標準答案。
在美國,除了少數制式要求(例如字體是12或13以外),
沒有人會去問怎麼做,報告要寫幾個字才夠,
作業要用什麼軟體才行,找不到軟體要怎麼辦。
碰到問題,設法去找資源,資源就在學校裡,
找到資源以後,自己想辦法去寫出自己的東西。
可以長篇大論,可以簡單帶過,只要你對自己負責就好。
有時,我常會覺得台灣的大學生是在念高中,
原因就是很多人想要的只是標準答案,想要的只是高分。
卻不知道自己要念什麼,為什麼而念,
念這些對什麼事情有幫助,能夠應用在哪裡。
於是,有人等到大四才發現自己很茫然,因為不知道往哪找工作。
也不知道自己念的東西能夠用在哪,
尋找下一個方向的作法卻只是上網發問,
換句話說,高中時,期待老師把一切東西打理好,自己只要上課就好。
大學畢業時,還是期待網友或父母替自己安排未來,自己跟著照作。
我記得我來美國上課,最印象深刻的兩句話是:
一次是交課堂作業,老師問同學:
你們花多久寫作業?八小時的舉手?
超過十五小時的舉手?認為作業太多的舉手?
問到最後一個問題,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學舉手,作業負荷確實很重。
老師看到以後,笑著說:
Great. It's what I want. No pressure, no growth.
另一次是,老師上課速度太快,
開學兩個禮拜就上了一兩百頁,
有同學向老師反映內容太多,來不及看,不太能跟著老師的上課內容了。
這門課的老師說:So you need to use the weekend to work on it.
--
美國的上課內容有多少?
我舉例來說,我在台灣修過高等統計學,這是一年的課,上下學期。
因為我離開大學時代很久了,教授建議我再修一次複習,
以免生疏了會影響後續的課程,他讓我自己決定。
我決定再修一次,原因除了複習以外,
我的英文確實無法跟上教授的速度,
所以我需要一門我已經有底子的課來減輕負擔。
這門課教的速度有多快?
期中考的範圍已經是我在台灣修課時的期末考範圍。
這麼快,學生能跟的上嗎?
抱歉,唸書是自己的事,跟不上,就自己退選,
等到跟的上再來修這門課。
聽不懂,office hour和TA session就是去發問的,
教授和助教等學生來問。
重點是:他們不會花時間講給不需要的人聽。
以前有人說:美國修課的負荷量是台灣的兩倍到三倍重,我不相信。
因為我那時還在台灣念碩士班,
我認為那是沒唸過台灣碩士班的留學生自欺欺人的說法。
現在,我相信,而且我完全相信─
如果你不想矇混過關,
想拿個可以見人的成績的話,修課的負擔是真的很重。
我在台灣很少寫作業到凌晨,
在美國,我經常寫作業寫到凌晨三四點,
一大早再爬起床去開小組討論,下午和晚上再去上課。
我現在的學校的主要圖書館是24小時開放,
包括閱覽區,書庫,電腦中心都是不休息的,
因為像我一樣寫作業到凌晨,
或者半夜需要跑軟體或找參考書籍的人不是少數。
我以前在X大時,圖書館十點關門,
接著剩下24小時自習室還有開放。
大概在九點時,圖書館的人就已經差不多散了,
只剩下準備國考或者考研究所的人,
只有期中期末考才有較多人待到九點以後。
在這裡,九點是圖書館正熱鬧的時候,
閱覽室和討論區是找不到空位的,
餐飲部還一堆人進進出出買咖啡和點心,
電腦中心要找到座位還得碰運氣。
這一切,沒有見過不會相信。
台灣學生一點都不笨,
說不定台清交的平均素質還贏過美國名校。
可是,比起用功,以及追求目標的執著,
台灣學生的認真程度是不夠的。
當然,任何事都有例外,
台灣有學生特別用功,美國有學生超混無比,
我不想討論極端值,我只是討論平均值。
今天是週末,難得有空po這麼落落長的文章,
我不是編派台灣人的不是,我只是有感而發,
台灣確實很小,但小國也可以很偉大。只要國民夠強。
大學生的表現就是國家二十年後的未來。
希望二十年後,我們能讓台灣繼續在世界舞台上發光發熱。
PS. 雖然沒啥恨意,還很老梗,不過,這篇文章是我發自內心的感想。
文章引用自:http://twghome.pixnet.net/blog/trackback/37257d51c0/22085956
標籤:
未分類
2011年4月7日 星期四
[影片]想法、態度改變人生跟著改變!
兩個很棒的公益廣告影片:
態度改變人生跟著改變,
想法改變人生跟著改變。
作者的話:
最近很榮幸做公益,寫了一個公益廣告的腳本,
也是生平第一次腳本完全沒被改的,很開心^^Y
後來客戶也佛心來著,讓我們多拍了系列片,共二支~更開心 \^o^/~灑花)))
再過幾天就要上cue了。
因為公益團體沒錢,
所以電視上露出的次數很少,
歡迎大家轉寄分享。
態度改變人生跟著改變
想法改變人生跟著改變
態度改變人生跟著改變,
想法改變人生跟著改變。
作者的話:
最近很榮幸做公益,寫了一個公益廣告的腳本,
也是生平第一次腳本完全沒被改的,很開心^^Y
後來客戶也佛心來著,讓我們多拍了系列片,共二支~更開心 \^o^/~灑花)))
再過幾天就要上cue了。
因為公益團體沒錢,
所以電視上露出的次數很少,
歡迎大家轉寄分享。
態度改變人生跟著改變
想法改變人生跟著改變
標籤:
生活
2011年4月6日 星期三
服務行銷體驗之「普洛專業美髮」篇
剛剛去體驗嚕一下普洛「專業」美髮的服務後,發覺他們還可以再更「專業」一點~
1.當顧客坐下椅子,並脫掉外套之後,可以問需不需要幫忙將外套掛起來。
2.可以詢問顧客是否需要茶水。
3.可以在幫顧客剪完頭髮之後,詢問是否滿意。
4.理髮布可以在詢問顧客是否滿意之後再撤除,別做得那麼匆促。
5.當再次幫顧客圍上理髮布時,可以先注意內部是否還有殘餘的頭髮屑。
6.可以多些「心思」在顧客身上,而不是只是想盡快完成一個「工作」。
結語:
上述6點,很多店家都能夠做到,但是能夠落實得相當徹底的還是少數。
一個設計師可以在何時把他的在顧客心中的招牌擦亮?
除了工作之餘維護自身的器具水準是必要之外,是不是能多一些「用心」?
為什麼有些店「剪髮」就要800元,但是卻永遠要提早幾天甚至幾個禮拜前事先預約?
為什麼有些店「剪髮」只要199元,但是卻永遠沒有幾個客人願意乾脆地進店消費?
這次的理髮體驗,答案已經昭然若揭。
後記:
打完這篇文章的時候,發覺自己有嚕些成長 :)
1.冷眼旁觀:能夠不帶有主觀意見,冷靜的從旁客觀檢視。(但是整個情境的體驗是很主觀的,只是體驗之後的檢視必須香把自己抽離出來。)
2.把自己看小,把事情做大:志玲姊姊的處世原則之一。(可以選擇不發聲,也可以選擇撰文紀錄並將記錄展示給美髮公司客服檢視,使他們更加進步。)
3.用心生活、分享自我:在下的座右銘,努力中。(不是任何時候都能打開心眼體驗生活的>"<~所以得好好加油^^Y)
1.當顧客坐下椅子,並脫掉外套之後,可以問需不需要幫忙將外套掛起來。
2.可以詢問顧客是否需要茶水。
3.可以在幫顧客剪完頭髮之後,詢問是否滿意。
4.理髮布可以在詢問顧客是否滿意之後再撤除,別做得那麼匆促。
5.當再次幫顧客圍上理髮布時,可以先注意內部是否還有殘餘的頭髮屑。
6.可以多些「心思」在顧客身上,而不是只是想盡快完成一個「工作」。
結語:
上述6點,很多店家都能夠做到,但是能夠落實得相當徹底的還是少數。
一個設計師可以在何時把他的在顧客心中的招牌擦亮?
除了工作之餘維護自身的器具水準是必要之外,是不是能多一些「用心」?
為什麼有些店「剪髮」就要800元,但是卻永遠要提早幾天甚至幾個禮拜前事先預約?
為什麼有些店「剪髮」只要199元,但是卻永遠沒有幾個客人願意乾脆地進店消費?
這次的理髮體驗,答案已經昭然若揭。
後記:
打完這篇文章的時候,發覺自己有嚕些成長 :)
1.冷眼旁觀:能夠不帶有主觀意見,冷靜的從旁客觀檢視。(但是整個情境的體驗是很主觀的,只是體驗之後的檢視必須香把自己抽離出來。)
2.把自己看小,把事情做大:志玲姊姊的處世原則之一。(可以選擇不發聲,也可以選擇撰文紀錄並將記錄展示給美髮公司客服檢視,使他們更加進步。)
3.用心生活、分享自我:在下的座右銘,努力中。(不是任何時候都能打開心眼體驗生活的>"<~所以得好好加油^^Y)
標籤:
生活
2011年3月20日 星期日
犀利人妻、新兵日記...為什麼會這麼爆紅?(另有 北斗爆橘拳、麗雲爆莓拳、龜山 蘋果拳、撞飛麥可...)
今天在洗澡的時候,
突然想到個問題~
為什麼犀利人妻會這麼火紅呢?
這時候,我想到了教導「產品設計與定價策略」丁教授說的話:「行銷人一定要懂得參考人口統計變數。」
看來還真的可以從這個方向去思考一下呢......(我還在想去哪邊找資料、找什麼方向好0.0...)
上網隨意翻閱地當時,發現了這一篇~【媒體】犀利人妻 為什麼爆紅?
哈~原來已經有人想研究囉!這篇正好當作我的參考資料XD~
那...為什麼新兵日記會爆紅呢?
這次找到的是這篇~《新兵日記》大換血 編劇:有人紅得太快沒方向
恩恩~都可以當作研究的參考資料~太好啦!!!
先打這些是怕自己又忘了要研究的這回事~哈哈哈~
順便附上最近超火紅的鄉土劇精彩片段啦啦啦XDDDD~
[夜市人生]撞飛麥可 大家來找碴 外加飛10次
[夜市人生]北斗爆橘拳
[家和萬事興]對付小三新招之麗雲爆莓拳(精華版)
[家和萬事興]82 草莓撞二奶之麗雲爆莓拳(完整版)
[家和萬事興]89 麗雲爆莓拳升級版-龜山蘋果拳
突然想到個問題~
為什麼犀利人妻會這麼火紅呢?
這時候,我想到了教導「產品設計與定價策略」丁教授說的話:「行銷人一定要懂得參考人口統計變數。」
看來還真的可以從這個方向去思考一下呢......(我還在想去哪邊找資料、找什麼方向好0.0...)
上網隨意翻閱地當時,發現了這一篇~【媒體】犀利人妻 為什麼爆紅?
哈~原來已經有人想研究囉!這篇正好當作我的參考資料XD~
那...為什麼新兵日記會爆紅呢?
這次找到的是這篇~《新兵日記》大換血 編劇:有人紅得太快沒方向
恩恩~都可以當作研究的參考資料~太好啦!!!
先打這些是怕自己又忘了要研究的這回事~哈哈哈~
順便附上最近超火紅的鄉土劇精彩片段啦啦啦XDDDD~
[夜市人生]撞飛麥可 大家來找碴 外加飛10次
[夜市人生]北斗爆橘拳
[家和萬事興]對付小三新招之麗雲爆莓拳(精華版)
[家和萬事興]82 草莓撞二奶之麗雲爆莓拳(完整版)
[家和萬事興]89 麗雲爆莓拳升級版-龜山蘋果拳
標籤:
生活
訂閱:
文章 (Atom)